在广州批发市场“淘”到正宗非洲美味_手机网易网

“非得说一个愿景的话,我希望人们愿意“去看看”。即便只是过一个马路,去你不熟悉的环境。目的很简单,你可以拥有换位思考的能力,就算只是通过吃口他人的食物。打开你的思维,离开你的沙发,去看看。”
— 安东尼·波登
疫情后的广州三元里鞋帽批发市场看起来有一点寂寥,但我们不是来买东西的,我们的目的是一家开在这里七年的非洲餐厅。
据说老板是加纳人,老板娘是广州人,做的西非菜特别正宗。既然出国旅游短期内没啥希望,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长点见识,总归没毛病。
到达的时候是饭点,7点半的餐厅楼下空无一人,所有店铺大门紧锁。阶梯上的 “African Pot(非洲餐厅)” 是唯一的指引。
服务员领我们坐下,拿来了菜单。上面各种传统非洲食物,考验的不仅是我们英文理解能力,还有想象力(因为传统非洲菜肴部分没什么中文注释)。
“FuFu是加纳的国民主食,由木薯粉制作而成,有时候也会用玉米面或香蕉面制作,吃的时候通常伴随一个由碾碎的坚果做成的汤食用”,这是其中一个菜的简介。
菜单上的一个简介
勾引好奇,也充满挑战。
我们完全不知道从何下手,只得求助服务员阿姨。她笑着介绍了每个我们好奇的食物,并推荐了几个比较经典的组合——炖山羊肉FuFu套餐,炖牛肉Gari套餐。
“有那个麦芽饮料么?” 我想起以前了解过的这款非洲经典饮料,点评上表示这家有。
这是一种无酒精的“啤酒”,由麦芽酿制,据说口感风味非常与众不同,最早起源于德国,在非洲非常流行。
*North of Lagos
“疫情无法进货,没有啦!”阿姨无奈的摇摇头。
加纳是西非比较发达的一个国家,沿着大西洋的几内亚湾,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淡水湖。
就饮食来说,海鲜和河鲜是这里比较常见的存在。
加纳是一个靠海的国家
*Erika's Travel
第一次了解西非饮食,还是多年前看安东尼·波登的纪录片《波登不设限》。
“非洲,一片对很多人来说都非常陌生的土地。这里拥有海洋、河流、群山、平原,以及异常丰富的自然资源。我对它了解不多,我打算依靠我的嗅觉,味觉和视觉,去充分体会这片土地的奇妙。” 是《加纳》这集的开场白。
后来他又去过很多次非洲
*CNN
加纳的饮食风格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陌生的。
这里盛产热带友好型植物,玉米、木薯和大蕉是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。米面制品很少几乎没有。主食的食用方法也不是我们习惯的“蒸煮”即食,而是在蒸煮的基础上,再把熟透的植物放进舂里捣成类似年糕的模样。
打主食的过程
*Gifphy
配主食的菜,也以“乱炖”为主。这里的海鲜河鲜异常丰富,鱼虾贝类和牛羊猪往往会被一同放进一个大锅里,加上各种辛辣的香料,熬制出一锅拥有咖喱般的色泽的鲜辣汤。
“在加纳,一日三餐一般是由一份肉或鱼做成的炖菜,里面加入花生泥和辛辣特调棕榈油,再配上一碗淀粉组合而成。” 安东尼·波登在纪录片里进行了基础阐释。
加纳街边的餐厅
*Lonely Planet
人潮涌动的加纳市场,餐厅会沿着人行道开一个半开放厨房。炖好的各色汤汁菜肴在不锈钢大锅里依次排开,红棕的汤汁里浸泡着各种新鲜而炖的酥烂的肉类海鲜,里面还有整的鸡蛋。
主食的“淀粉糊糊”就在隔壁舂打,一大锅新鲜蒸熟的去皮木薯被放进舂里,由帮厨用木棍捣出黏性,然后快速装进大桶带走。
人们沿街排队,老板们熟练的从热乎的锅里舀一勺糊糊,再拿一个碗盛一碗炖菜汤,淋上些许佐料(比如调制的香料油),就可以端走了。
米饭开始越来越多了,但右边部分还是传统的糊糊配炖菜
*Scout Magazine
面对这样的陌生,我好奇死了味道。
广州三元里的西非餐厅自然不可能完整地还原加纳味道,但至少拥有尽可能正宗的灵魂。
下方:FuFu 右上:炖羊尾 左上:烫青菜
*作者供图
上桌的FuFu的确如电视里一样,是个淡黄色的淀粉糊糊团。点的羊尾也是,浸泡在棕红色汤里。还有两个小碗,我们不确定是什么。
服务员阿姨贴心的给我们拿来了刀叉,我一边顺手拿起叉子,一边怂恿好友:要不要入乡随俗用手吃?她狡黠的冲我笑了一下,我即刻心领神会。
吃法如上所示
*寻吃记
“阿姨,可以给我们洗手的盆么?”
在加纳,因为人们习惯用手进食,餐桌上通常会有一个不锈钢盆作为洗手容器。人们从壶里倒水洗手,再用手抓取食物蘸进汤汁食用。我记得波登就曾经开玩笑说“在这里吃饭,你需要练就一个不怕热汤烫的铁指”。
店里洗手用的套装
*大众点评
阿姨很惊讶于我们的要求,还是配合的拿了一个盆来。这家店日常来吃的非洲朋友很多,这套洗手的设备是原本就有的。
我尝试用手取FuFu,很烫,单独吃了一口,淡淡的,没什么味道,能感觉是用木薯粉或玉米粉冲调的,而不是如加纳本地舂捣而成,少了些许韧劲。
再蘸汤 ——哦,够鲜!这个汤带有浓郁的厚重感,应该是花生泥带来的,坚果的香气混合辛辣的鲜汤,羊尾又炖的酥烂,是一个有趣又好喝的存在。
fufu 上桌就是这么一个面团团
*作者供图
拿起勺子单独尝试一口汤,果然如此。
另两个小碗里的食物则陌生了许多,服务员阿姨介绍一个是秋葵——秋葵的粘液被充分的导出,如果用手抓取FuFu沾食,一条黏丝可以拉的好长。味道也是黏黏的秋葵味,不算味蕾的第一眼美人。
带有巨大黏性的秋葵
*作者供图
另一个碗就更神奇了,阿姨介绍是坚果汤(英文是Egusi),但很显然看起来跟鸡蛋没什么关系。我用勺子试喝了一口——有鲜,有肉味儿,但也有点腥,舌尖有明显的颗粒感。
再来一大勺,唔?怎么有鱼骨头?
坚果汤就是中间那个小碗
*作者供图
“这个汤是用鸡肉猪肉和鱼肉一起炖的,里面还有瓜子泥”,阿姨这么一解释,我就明白了。这么个组合搭配,的确不常见。
好友的Gari牛肉跟我区别不大,Gari就是纯用木薯粉做的,白白的一个面团球,吃起来也是淡淡的,适合蘸汁。但她的炖菜里据说放了属于西非的一种名叫“苦叶”的香料,我们努力砸吧着嘴,却也没吃出主要的风味区别。
用手吃饭是一个需要习惯的饮食风俗
*作者供图
作为店里唯一的一桌,我们跟后来赶来关店的老板娘聊了聊。
自从疫情以后,生意的确不那么好做。非洲的朋友们主要集中在周末,他们休息的时候,过来开个荤。菜单上的中餐也是为他们准备的,“他们也想吃中餐呀”,老板娘笑着说。
菜单上也有不少中餐
但凡力所能及,老板娘和先生也会帮助新来这里的非洲朋友,“每周末会允许不同组织在这里办活动,帮助他们,大家都挺不容易的其实。” 老板娘语言里也是淡淡的无奈。
“食物或许不是世界和平的答案,但它至少可以是一个开始。”波登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说,“当你愿意走进陌生,去尝试理解,这些事也会在你身上留下印记。你会发现,你开始看见世界的庞大和复杂,以及我们的渺小,而这些都是好的。”
*玩转广州
作者:梅姗姗排版:风味君
头图:作者供图
图片部分来源网络